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重庆重庆 其他 1000人以上

  • 五险一金
  • 住房补贴
  • 餐补
  • 加班补助
  • 绩效奖金
  • 通讯补贴
  • 节日福利

单位介绍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一所专科层次的资源环境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学院是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职教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高教学会财经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位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的重庆市大足区,现有占地面积约438亩,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运动、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学校加强设施建设,投入教学实训设备总值2000万元,购置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40套、教学计算机450台等。校园网宽带每个座位和床位均有信息点,建立了学院网站、校内视频服务器、教学资源服务器、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查询系统、学生评教系统等。建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室、节能节水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沙盘实训室、专业计算机室、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语音室、基础美术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等20多个实验室;购置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40套、教学计算机600台等;校园网宽带每个座位和床位均有信息点,建立了学校网站、校内视频服务器、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资源服务器、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查询系统等,力争各类图书,各类期刊和文献资料在品种与数量上有突破性增长。
今年秋季报到完成后,学校在校生将达到5800人。学校领导班子有3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具有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优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2名,是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教育技术和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25%;学校从企业聘请行家能手担任双师型教师,聘请环保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客座教授。
学校现设置生态环境学院、管理与健康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通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重点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汽车工程、财经商贸、大健康、学前教育等相互融合的六大专业集群。目前开设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工程造价、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道路养护与管理、会计、互联网金融、市政工程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21个专业。其中,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是目前我市高职院校唯一开设的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获首批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
学校与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积极开展专衔本、专升本和与泰国博仁大学合作本硕等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学生提升学历水平提供机会和平台;与重庆化工职院等技能培训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技能考证机会,还将逐步开通其他专业的技能考证平台;建立环保干部培训中心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为学生学习深造和就业提供多样化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政校企合作,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已与政府部门、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园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和教材开发、师资挂职锻炼、员工培训、创新创业培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并覆盖所有专业,与重庆市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共建环境技术双基地,还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两江远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重庆市九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浙江同创设计公司、重庆金土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纳川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同时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机制;按照岗位需求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教材;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政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确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手脑并用、创新世界”的校训,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走产教融合、政校企园合作之路,推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建成资源环境专业特色鲜明,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商信息

  •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525000003395287872
  •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二环南路68号
  • 专科层次高等教育
医直聘-医疗人才招聘APP下载 关注医职园公众号 医护求职专场直播课 医考快练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