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一、中心简介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以下简称“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3 年8 月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总后卫生部正式批准成立,也是首批认定的唯一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是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落实《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举措,承载着上级部门为加强医学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临床研究能力而打造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与转化研究高地的任务。中心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集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于一体的国家科技建设基地。
二、中心定位
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验证新技术和新方法;实施多学科交叉转化研究;开发和推广基层适宜技术;探索临床研究方法和管理模式;搭建国家临床研究公共技术支撑的平台。
三、中心基础
本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样本资源库,其神经外科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中心拥有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各2 个,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 个,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各1 个;另外中心还在脑血管病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以及脑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等很多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建设方面,中心建立了首批37 家核心单位和300 余家合作单位,推广单位通过既有工作基础可延伸1100 余家,为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心依托天坛医院也组建了以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变性病、癫痫、多发硬化、脊髓肿瘤以及先天性或遗传性等神经系统病变的生物样本和病例资源库,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
四、中心成果
(一)协同研究网络建设
截止2017 年底,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经与全国473 家网络成员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覆盖了全国100 个地级市(区)。包括首批37 家核心单位,新加网络成员单位400 余家,推广单位通过既有工作基础可延伸到700 余家,中心紧跟科技部精准对接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并通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积极探索有机整合的创新机制,为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科技成果
1、2017 年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立项课题48项,累计经费超过1亿元。发表SCI论文共150篇,共计影响因子676.45分。
2、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成为首个神经疾病领域改写美国指南的研究。
3、建立4 个国家级脑血管病登记研究平台
4、复杂脑血管病复合手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五、中心组织架构
2017 年12 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了组织架构改进与人才引进。目前中心下设一个办公室,由16 个研究部门组成,分别为人群流行病学部、临床流行病学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部、统计部、项目管理部、伦理与受试者保护部、神经影像研究中心、临床试验中心、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基础与转化医学中心、单基因病与精准医学中心、多组学实验中心、脂质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脑组织样本库、超级计算中心、医疗质量研究中心。
六、北京天坛医院介绍(中心依托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神经科学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亚洲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2016年,神经病学(神经内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二,在复旦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四。
七、近期正在进行中的主要研究项目
(一)脑血管病方面
1、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
2、疏血通注射液用于预防急性栓塞性卒中复发的研究——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3、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应性研究
4、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Ⅱ
5、丁苯酞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患者的疗效研究- 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二)脑肿瘤方面
1、头部肿瘤规范化手术治疗研究
2、基于组学特征谱的脑胶质瘤分子分型研究
3、干细胞参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拟态化和循环肿瘤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三)脑认知方面
1、脑白质疏松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脑网络属性多模态影像学评价
2、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预后判断的脑网络属性的建立
(四)其他
1、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硫唑嘌呤个体化治疗预测评价技术的建立
2、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网络对穹窿电刺激的响应模式研究
3、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唇腺α- 突触核蛋白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
4、脑血管病亚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5、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新靶点和药物筛选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以下简称“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3 年8 月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总后卫生部正式批准成立,也是首批认定的唯一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心的成立是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落实《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举措,承载着上级部门为加强医学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临床研究能力而打造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与转化研究高地的任务。中心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集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于一体的国家科技建设基地。
二、中心定位
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验证新技术和新方法;实施多学科交叉转化研究;开发和推广基层适宜技术;探索临床研究方法和管理模式;搭建国家临床研究公共技术支撑的平台。
三、中心基础
本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样本资源库,其神经外科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中心拥有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各2 个,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 个,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各1 个;另外中心还在脑血管病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以及脑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等很多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建设方面,中心建立了首批37 家核心单位和300 余家合作单位,推广单位通过既有工作基础可延伸1100 余家,为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心依托天坛医院也组建了以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变性病、癫痫、多发硬化、脊髓肿瘤以及先天性或遗传性等神经系统病变的生物样本和病例资源库,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
四、中心成果
(一)协同研究网络建设
截止2017 年底,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经与全国473 家网络成员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覆盖了全国100 个地级市(区)。包括首批37 家核心单位,新加网络成员单位400 余家,推广单位通过既有工作基础可延伸到700 余家,中心紧跟科技部精准对接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并通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积极探索有机整合的创新机制,为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科技成果
1、2017 年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立项课题48项,累计经费超过1亿元。发表SCI论文共150篇,共计影响因子676.45分。
2、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成为首个神经疾病领域改写美国指南的研究。
3、建立4 个国家级脑血管病登记研究平台
4、复杂脑血管病复合手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五、中心组织架构
2017 年12 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了组织架构改进与人才引进。目前中心下设一个办公室,由16 个研究部门组成,分别为人群流行病学部、临床流行病学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部、统计部、项目管理部、伦理与受试者保护部、神经影像研究中心、临床试验中心、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基础与转化医学中心、单基因病与精准医学中心、多组学实验中心、脂质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脑组织样本库、超级计算中心、医疗质量研究中心。
六、北京天坛医院介绍(中心依托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神经科学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亚洲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2016年,神经病学(神经内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二,在复旦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四。
七、近期正在进行中的主要研究项目
(一)脑血管病方面
1、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
2、疏血通注射液用于预防急性栓塞性卒中复发的研究——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3、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应性研究
4、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Ⅱ
5、丁苯酞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患者的疗效研究- 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二)脑肿瘤方面
1、头部肿瘤规范化手术治疗研究
2、基于组学特征谱的脑胶质瘤分子分型研究
3、干细胞参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拟态化和循环肿瘤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三)脑认知方面
1、脑白质疏松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脑网络属性多模态影像学评价
2、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预后判断的脑网络属性的建立
(四)其他
1、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硫唑嘌呤个体化治疗预测评价技术的建立
2、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网络对穹窿电刺激的响应模式研究
3、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唇腺α- 突触核蛋白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
4、脑血管病亚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5、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新靶点和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