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济女医院,开设妇产科和儿科。1987年原卫生部批准华西妇产科和儿科从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迁出单独建院,成立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名华西妇产儿童医院。2000年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预算管理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1993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200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2009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5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2018年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擂台赛”西南赛区“创新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二名并入选十大价值案例,获2018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医院2018、2019连续两年度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专科系列第一名。
医院现核准床位1580张,其中华西院区730张,锦江院区850张,有24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为国家更年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妇产科学、儿科学、母婴医学和应激生物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为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国家卫健委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小儿血液病及小儿肿瘤诊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全国救治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区域协作中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妇幼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四川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人类精子库、四川省生育力保存质量管理中心、四川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四川省产科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均设在我院。2008年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正式挂牌。医院承办《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三本国家级杂志。
医院现核准床位1580张,其中华西院区730张,锦江院区850张,有24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为国家更年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妇产科学、儿科学、母婴医学和应激生物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为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国家卫健委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小儿血液病及小儿肿瘤诊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全国救治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区域协作中心、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妇幼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四川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人类精子库、四川省生育力保存质量管理中心、四川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四川省产科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均设在我院。2008年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正式挂牌。医院承办《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三本国家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