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中国卫生人才网发布时间:2020-03-14
一、院所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创建于 1957 年,是我国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是隶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主要从事血液病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诊疗规范研究,制定血液病诊疗技术规范,开展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新药物的评价研究和医学转化。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自2010年起连续十年获得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血液学)第一名;自2014年起连续六年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血液病学)第一名。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承担着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二、招聘学科
内科学(血液病)、儿科学(血液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护理学、重症医学、临床药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三、招聘岗位(常年有效)
协和讲席教授、长聘教授、长聘/准聘副教授、助理教授及“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从事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
四、任职条件
(一)长聘/准聘岗位
1. 长聘教授岗位
(1) 学风优良、师德高尚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合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2) 有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能把握所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并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或已建立了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
(3) 在世界知名大学(原则上排名前50名,成就杰出者可适当放宽)或相当水平的研究机构担任长聘副教授及以上教职或相当职务,或在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
(4)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两院院士可放宽至65周岁。
2. 长聘/准聘副教授岗位
(1) 学风优良、师德高尚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合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2) 为所从事科研领域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3) 在世界知名大学(原则上排名前50名)或相当水平的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及以上教职或相当职务;
(4)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3. 助理教授岗位
(1) 学风优良、师德高尚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合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2)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在学科前沿领域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取得较突出学术成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协和讲席教授
1.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良好的学术民主和团队精神。
2.活跃在学术前沿,学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过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
3.对学科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创造性构想,能够引领学科发展趋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
4.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教研等第一线的工作,能够系统讲授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课程。
(三)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博士后岗位
1.学风优良并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合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2.在国外(境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或学科排名前100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学校获得博士学位;
3.一般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
4.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5.年龄不超过35周岁;
6.须全职在岗工作不少于21个月。
五、相关待遇
1.薪酬: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根据具体情况,为各类入选者提供使其潜心学术的不低于国内名校的薪酬福利待遇。
2.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实际需求,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长聘系列教职聘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依据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从优保障。
3.住房: 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待遇。获聘准聘长聘教职人员提供安家费。
4.其他:获聘准聘长聘教职人员在团队组建、人员编制、研究生招收、科研设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高度重视并协助办理引进人才配偶安置及子女入学、引进人员配偶及子女户口迁入等事宜。属于外籍高端引进人才者,本人与随迁的外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对于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条件的可办理2-3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
六、其 他
1.此招聘岗位常年有效,可随时申报,有意者可直接联系。
2.申报者请将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1)、个人简历、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多10篇)、相关证明材料等发送至邮箱。
3.我院将根据高层次人才管理规定及工作方案对申报者进行接洽沟通、资格审核、集中评审等工作。
七、联系方式
1.联系邮箱:sunyi@ihcams.ac.cn;chenboyu@ihcams.ac.cn;
3.联系电话:+86-022-23909037
附件下载: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