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上海龙华医院发布时间:2024-12-10
一、培养目标
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博士来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待遇
全职博士后年薪不低于40万元,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在职博士后按人事关系享受薪酬待遇,其中本院临床博士后享受基地薪酬外额外发放博士后津贴。年薪制或博后津贴享受期一般为2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以本院第一署名发表论文、获得项目参照医院内部文件另行予以奖励。
对于入选特定人才项目的优秀人才,国家资助、上海市资助与本岗位薪酬叠加发放。
三、申请基本条件
1.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热爱中华文化、有一定中医基础;热爱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热情和科研追求,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0周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3.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四级,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可以胜任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沟通交流需要,综合表达能力强者优先;非中文母语者要求具有中文基本交流水平。
4.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
四、申请程序
应聘者登录http://180.168.184.50:18087填写简历。并将电子材料发送至lhyyrlzyb2024@126.com及意向课题组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意向导师”。
五、提交电子材料要求
1.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等,需提供身份证正反面或护照、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学历及学位证书等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2.科研成果总结(包含代表性论著、专利、科研奖励等,需提供成果扫描复印件);
3.工作计划;
4.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六、博士后导师介绍
(一)邓跃毅导师 课题组
邓跃毅
导师简介
邓跃毅,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中医、海派中医丁氏内科第三代传承人。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泌尿系感染及血尿等)的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学科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肾病科源自海派中医丁甘仁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肾病名宿徐嵩年教授的带领下创立并逐渐形成中医肾病特色专科。其后在陈以平教授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肾病专科。本学科坚持以“难治性肾病”为学科发展的优势和重点,开创性地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提高临床疗效。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学科及肾病综合征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上海市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特色学科(中医肾病)等。
研究方向
膜性肾病难控群体的防治策略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研究平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肾病研究所
课题组补充申请条件和要求
1. 3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
2. 符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龙华医院其他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课题组联系方式
课题组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8521367409
邮箱:sh_dengyueyi@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3号楼2楼
(二)徐莲薇导师 课题组
徐莲薇
导师及课题组简介
徐莲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海派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主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龙华医院甘肃医院妇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闵行区名中医,龙华医院名中医,上海市非遗“陈氏妇科疗法”省级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
主持和完成5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和30余项市局级课题,从临床和实验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医药调节生殖内分泌的疗效和机理。发表专业论文150余篇,SCI收录22篇(总IF:85.317),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4部,获专利2项,申请专利5项。获全国妇幼健康科技奖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树奖临床医学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共同主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2部,编委教材3部,带领教学团队获评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全国人卫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比赛微课一等奖、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堂教育竞赛一等奖、对外金牌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龙华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一等奖等荣誉。
本课题组以“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为基点,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不断发展和丰富妇科学术内涵,为海内外妇科整合宝贵资源和整体联动发展,促进陈氏妇科流派传承和发扬,同时夯实了龙华妇科学科建设的基石。此外,本学科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进行妇科疾病的临床和科学研究,以临床指导科研、科研服务临床,兼收并蓄,参透顿悟各家学说,将理论与经验良方进行归类整理,提高中医妇科学的临床应用能力。
本课题组重视科学研究的外向联络和交叉融合,拓展和提升本学科科研思路、研究水平,提高科研质量和成果产出。本课题组先后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王拥军教授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葛广波教授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研究所刘特教授课题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柯尊记教授课题合纵连横,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
研究方向
从临床和实验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医药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卵巢衰老相关疾病、不孕症的疗效和机理。
研究平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
3.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妇科疗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导师李祥云工作室
4. 上海中医药大学全生命周期团队
课题组补充申请条件和要求
1. 3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3 的论著或论文;曾主持(至少1项)或参与(至少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者;
2. 符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龙华医院其他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课题组联系方式
课题组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8616550301
邮箱:lisncq@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1号楼妇科办公室
(三)唐德志导师 课题组
唐德志
导师简介
唐德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博士,博士后,师从国医大师施杞教授,为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师从美国ORS学会前主席 Regis O’Keefe 教授。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和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项目获得者以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赣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骨代谢课题组长、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委、中国中医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内科专委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基础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委员以及ASBMR、ORS、ICMRS委员,研究成果在海内外骨代谢学术界荣获高度赞誉。
从事中医药防治代谢性骨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理论指导的大型代谢性骨病社区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6项及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3篇(包括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3.5),他引2000余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6次,ISTP收录论文12篇。副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8部。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并获ASBM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多项国际学术荣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5项。实现成果转让8项,参与研发2项中药新药,均已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临床试验批文。
学科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唐德志教授团队承担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等工作,立足于慢性筋骨病的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目前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项目和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等计划项目,研究经费充足。
研究方向
围绕代谢性骨疾病进行“病证结合”队列研究、细胞分子机制基础研究、临床诊治新策略及新技术研究,拟招收博士后1-2名。
研究平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
3.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4. 施杞名中医工作室
课题组补充申请条件和要求
1.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学等相关研究背景;
2. 有优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或实验技术经验,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3. 符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龙华医院其他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课题组联系方式
课题组联系人:姚老师
联系电话:13764102508
邮箱:yaomin19871223@126.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12号楼809室
(四)张莉导师 课题组
张莉
导师简介
张莉,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年岐黄学者。主要从事糖脂代谢相关疾病及中医药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市级人才项目和荣誉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奖科技奖励4项。发表 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参编论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肝病防治分会常委理事等学术任职。
研究方向
1.代谢性炎症与MAFLD进展病理机制研究;
2.中医药改善代谢性炎症治疗MASH/纤维化的策略研究;
3.病证结合防治MAFLD的应用研究
研究平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
3. 中医脾胃病研究所
4. 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课题组补充申请条件和要求
1.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
2. 基础生命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优先,熟练掌握常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独立完成体内外实验工作能力;或获医学博士学位,临床研究、大数据处理能力突出者;
3. 有较好科研成果,近3年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F:5分以上)上发表过第一作者文章1篇及以上者优先;
4. 有独立申请、主持、完成相关基础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5. 符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龙华医院其他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课题组联系方式
课题组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8930362723
邮箱:lzhang0706@shutcm.edu.cn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12号楼五楼
(五)崔学军导师 课题组
崔学军
博士后导师简介
崔学军,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医院副院长,上海海派中医“石氏伤科”施杞国医大师弟子,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pine等杂志编委或者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等各级别课题10余项。主译著作一部,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45篇。参与完成了2个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参芪麝蓉胶囊(主治脊髓型颈椎病)和健腰密骨片(主治骨质疏松性腰痛),获得临床批件。
学科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脊柱病理肾骨相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颈椎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研三级实验室(脊柱病理)以及上海 市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本学科依托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探索新的诊断与中医药防治手段,开发创新中药新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医药诊治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理论创新水平。
研究方向
围绕脊髓型颈椎病或脊髓损伤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病证结合”队列研究,复方与单体治疗该疾病的药效靶点研究,拟招收博士后1名。
研究平台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
3.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4. 施杞名中医工作室
课题组补充申请条件和要求
1.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背景;
2. 3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篇影响因≥3的论著;
3. 符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龙华医院其他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课题组联系方式
课题组联系人:姚老师
联系电话:13764102508
邮箱:yaomin19871223@126.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12号楼809室
文章来源:上海龙华医院